从为迁出外省企业修复信用说起
本文字数: 1112
今年4月20日,广州易普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致电江苏省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反映其公司原为注册在昆山的苏州普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业务调整刚刚搬迁至广州,且已变更营业执照。但是,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联系该企业,于2023年8月31日将该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相关信息显示在第三方平台,公司业务受到较大影响。公司迁入广州后,第一时间向广州市场监管部门申请修复信用,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但未能成功。公司提出,急需迅速解决该问题,确保后续正常经营。
了解情况后,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属地分局工作人员立刻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该企业于2024年4月10日变更至广州市,但由于跨省变更问题,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记录并未同步到广州,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未显示该企业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记录。通过查询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档案,该企业在昆山也只有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记录,没有修复记录。因此,初步认定这是跨省迁入迁出导致的系统数据不同步或丢失问题。按照以往操作程序,由于涉及新地址的现场核实,企业地址异常修复一般都由迁入地市场监管部门受理并作出修复决定,江苏省内迁移采用同一系统,不会存在数据不同步或丢失问题,跨省迁移遇到此类问题时,需要由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向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提交相关情况说明,再由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通过数据中心核实确认后,向市场监管总局同步该数据,市场监管总局接收数据后,再同步到外省的市场监管部门信息系统,整个处置流程涉及多层级部门间的协调和数据确认,耗时较长。
了解到企业负责人的急迫心情和问题焦点后,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寻求其他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尽快完成信用修复。在直接联系广州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确认企业变更后的经营地址属实后,通知企业委托代理人直接向昆山市市场监管局提交信用修复申请。企业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后,昆山市市场监管局通过该企业的历史名称进行查询和操作,当场作出修复决定。在向企业负责人反馈结果时,其在电话中连声表示感谢。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实施十年来,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转变监管方式、监管理念,主动作为,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该案例作为昆山首例由迁出地进行地址异常修复的案例,具有典型意义。涉事主体虽然已经迁出昆山,但昆山市市场监管局依然以高效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充分展现了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的服务理念。
了解情况后,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属地分局工作人员立刻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该企业于2024年4月10日变更至广州市,但由于跨省变更问题,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记录并未同步到广州,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未显示该企业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记录。通过查询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档案,该企业在昆山也只有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记录,没有修复记录。因此,初步认定这是跨省迁入迁出导致的系统数据不同步或丢失问题。按照以往操作程序,由于涉及新地址的现场核实,企业地址异常修复一般都由迁入地市场监管部门受理并作出修复决定,江苏省内迁移采用同一系统,不会存在数据不同步或丢失问题,跨省迁移遇到此类问题时,需要由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向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提交相关情况说明,再由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通过数据中心核实确认后,向市场监管总局同步该数据,市场监管总局接收数据后,再同步到外省的市场监管部门信息系统,整个处置流程涉及多层级部门间的协调和数据确认,耗时较长。
了解到企业负责人的急迫心情和问题焦点后,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寻求其他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尽快完成信用修复。在直接联系广州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确认企业变更后的经营地址属实后,通知企业委托代理人直接向昆山市市场监管局提交信用修复申请。企业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后,昆山市市场监管局通过该企业的历史名称进行查询和操作,当场作出修复决定。在向企业负责人反馈结果时,其在电话中连声表示感谢。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实施十年来,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转变监管方式、监管理念,主动作为,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该案例作为昆山首例由迁出地进行地址异常修复的案例,具有典型意义。涉事主体虽然已经迁出昆山,但昆山市市场监管局依然以高效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充分展现了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的服务理念。
□江苏省昆山市市场监管局 俞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