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4:食品安全

聚焦民生诉求 消除风险隐患

——河北省廊坊市开展销售过期食品专项治理工作综述

   本文字数: 2490


  今年以来,河北省廊坊市市场监管局聚焦重点难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销售过期食品等突出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排查治理,扭转了销售过期食品问题多发态势,最大限度消除了食品风险隐患。

明确目标任务 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针对今年以来12315投诉热线、12345政务服务热线食品销售安全方面投诉食品过期、变质方面数量居高不下,举报诉求较多的实际情况,8月14日,廊坊市市场监管局制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过期、变质食品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围绕经营过期、变质、“三无”食品等重点问题,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该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压实主体责任,消除安全隐患。督促食品销售者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备案,建立健全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食品安全自查、健康管理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依法依规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考核培训,督促其及时学习掌握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抓好风险防控清单的落实,定期对食品保质期、贮存条件等进行自查,科学制定管控措施,嵌入日常管理,及时排查和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严格执法检查,打击违法行为。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辖区内的食品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食品经营企业的进货渠道、索证索票、台账记录、食品储存条件等情况,重点对投诉举报率高的食品销售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销售过期、变质、“三无”食品以及无证经营、非法渠道采购食品及原料等违法违规行为。
  自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食品销售主体9938户,其中校园周边销售主体1957家、小摊点1034家、网络食品销售者50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9份,查办销售过期、变质食品行政案件20起,罚没金额10.5万元。发放宣传材料760份,签订不销售过期、变质食品承诺书380份。

着力打造亮点 投诉举报呈下降趋势
  专项整治以来,廊坊市市场监管局以广阳区为试点,组织召开专题会,对过期食品的危害、成因、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对过期、变质食品恶意索赔问题,该局出台《处置恶意索赔投诉举报行为规定(试行)》,建立恶意索赔人投诉举报行为异常名录,对被认定为恶意索赔人投诉举报行为的根据具体情形作出不予受理、终止调解的处理,对涉嫌敲诈勒索、诈骗等行为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此举从制度层面堵住了因恶意索赔造成的投诉量高的问题。
  对专项整治进行细化,实行月调度、周通报制度,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不定期对辖区食品经营户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过期、变质食品追究管片人员责任。管片人员对所辖食品经营户实行监管包联,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落实落细。
  强化责任督促,突出主体自查。督促辖区内食品经营者定期对销售的食品开展自查,确保销售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落实临近保质期食品分类管理制度,杜绝防范食品安全隐患。对“临期”食品,设立“临期”食品销售专区(柜)和指示牌,并对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确保消费者知情并尽快在保质期限内食用。食品销售店需指定专人定期对上架食品是否存在过期、变质等情况进行自查和清理,建立过期食品销毁记录台账,及时追踪过期食品的流向,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强化排查检查,突出隐患整改。以校园周边、社区周边、农村和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以及交通枢纽周边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食品仓库、小便利店、小食杂店、小摊点等为重点,以肉制品、乳制品、饮品、方便食品、冷藏冷冻食品等为重点,检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台账记录、温度控制、食品安全自查等制度落实情况,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过期食品及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
  强化暗访检查,降低投诉率。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不定期暗访,对暗访发现辖区内销售过期、腐败变质食品的市场监管所予以扣分;对食品投诉率降幅达到50%的市场监管所予以加分,其间辖区发生销售过期、腐败变质食品舆情的予以扣分。结合全市实际,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形势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三季度过期、腐败变质食品投诉率较二季度下降30%的目标,要求四季度基本消除农村地区过期食品突出问题,尤其是227家农村食品“五好”经营示范店不能出现销售过期、变质食品行为。
  截至目前,已对全市86个乡镇、695家食品经营主体进行不定期暗访检查,发现整改问题196个。8月份过期、变质食品投诉举报287件,9月份过期、变质食品投诉举报166件,10月份至今过期、变质食品投诉举报60件,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加强培训普法 构建社会共治氛围
  下一步,廊坊市市场监管局将通过加强培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等举措,不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加强培训,增强食品经营者安全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销售过期食品的危害和法律后果,增强食品经营企业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对食品经营企业的教育培训,督促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
  继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食品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食品经营企业的进货渠道、索证索票、台账记录、食品储存条件等情况,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全方位强化日常食品监管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销售过期食品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大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销售过期食品违法行为,不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畅通12315举报渠道,依法核查处置食品安全违法线索。加强宣传普法,通过讲解食品安全常识、发放张贴宣传材料等形式,使消费者形成购买食品时查看生产日期、有效期的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鼓励广大群众共同监督,形成齐抓共管氛围。

□王增友 张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