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6:质量安全

只为茶油香万家

——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助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记

   本文字数: 1486


  江西省赣州市是全国油茶主产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截至去年底,赣州油茶林总面积315万亩,综合产值超140亿元。
  每年立冬前后,赣南油茶进入采摘季,一颗颗饱满的茶籽变成一滴滴金黄透亮、香气扑鼻的山茶油,丰收的喜悦弥漫在山野林间。丰收的背后,凝结着市场监管部门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倾力服务赣南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赣南茶油的醇香传递给千家万户。

标准引领规范行业发展
  近日,位于瑞金市的江西绿野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经过筛选、烘干、粉碎等工序后,茶籽变成清澈的茶油,随着管道缓缓流出,闪耀着金黄色的光泽。
  “公司从油茶树种植栽培、油茶果采摘储运到生产加工、产品检测,实行全链条标准化生产,确保生产出好原料、加工出好产品。”该公司负责人刘涛介绍,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下,企业积极加强标准化建设,制定了油茶籽油(水媒法)企业标准,获评江西省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
  近年来,赣州市市场监管局主导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油茶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成了国家油茶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建立油茶标准数据库1个、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制定发布《地理标志产品赣南茶油》等4项地方标准和《赣南高品质油茶籽油》等4项团体标准,填补了省内茶油产品标准和加工技术标准的空白。

示范带动加速产业升级
  回想起今年5月,在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蛤湖山顶茶榨油坊举行的茶油小作坊规范提升示范点建设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活动,榨油坊负责人朱阳春依旧心潮澎湃,“场地布局、环境卫生、生产流程、油品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嘉宾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他说。
  朱阳春介绍,榨油坊改造前,所有作业空间挤在一起,每道工序同时作业,环境杂乱无章,油品质量难以控制。赣州市茶油小作坊规范提升行动开展后,榨油坊实现了脱胎换骨。
  为做好全市茶油小作坊示范点建设工作,助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赣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林业、市财政等部门在全省率先出台《茶油小作坊规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并配套出台《赣州市茶油小作坊规范提升示范点技术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强现场业务指导、加强检验能力培训、提供优惠检测服务三方面技术服务举措。
  目前,赣州市建成茶油小作坊规范提升示范点29家,50家茶油小作坊实现提质升级。

科研攻关提升油茶质量
  位于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西齐云山油茶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茶油的专业生产技术研发,是目前国内茶油加工设备先进、产能大的茶油专业加工企业。
  “在与国家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合作中,公司开发了高压瞬时冷榨膨化生产、茶油适度加工和副产物茶皂素生物农药利用等一批新技术,解决了油茶有益物质生产保留等系列产业技术难题。”该公司负责人刘志高说。
  国家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西)是赣州市市场监管局下属单位,承担着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职责。该中心持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为油茶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原材料把关、质量在线监控、成品出厂检验等全过程技术服务,帮助齐云山油茶科技、绿野轩生物科技等企业改变油茶生产加工过程的关键技术参数,提升了油茶的品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让老百姓吃上健康油、放心油。

□本报记者 李 元 通讯员 胡慧秀 胡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