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3:基层建设

“营”在当下 “赢”定未来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管局吴江开发区(同里)分局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纪实

   本文字数: 1902


  营商环境犹如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企业“冷暖”,另一头挑着经济“兴衰”。
  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超16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60亿元、进出口总额跻身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十强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开发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楚这四个字的“分量”。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吴江区市场监管局吴江开发区(同里)分局成立于2015年,所在的吴江开发区区域总面积176平方公里,拥有各类经营主体5.9万户,包括以英格索兰、卡特彼勒等为代表的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亨通光电、博众精工等民营上市公司,在国家级开发区考评中列第19位,还拥有千年古镇同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湿地公园等国家级名片,具有产业实力强劲、经营主体活跃、人文底蕴深厚等鲜明特征。
  近年来,吴江开发区分局坚持“想到穷尽、干到极致、敢为善为、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用贴心服务和全链条优化的政务改革,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串联起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个生动画面,先后获得“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首批四星市场监管基层分局等荣誉。

助企“吴疆” 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吴江开发区地处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交会,创新主体众多,企业专利申请量大,对授权时效、转化促进等方面有着迫切需求。为此,吴江开发区分局聚焦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服务全链条,依托审协特派员工作站,开展巡回走访和精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专利申请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分局充分利用集中审查、快速预审和优先审查等渠道,助力企业创新成果“快速”确权,平均授权周期缩短至6个月内,最短仅57天。当前,吴江开发区有效发明专利达5330件,占全区三分之一,2024年新增授权1239件,创历史新高。
  质量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吴江开发区分局紧紧抓住质量品牌建设的“牛鼻子”,开展质量强企培育和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依托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开展质量共性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吴江开发区企业共获得苏州市质量管理优秀奖4个、苏州市质量奖19个,获评“江苏精品”4家、“苏州制造”5家,涌现了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质量水平优的品牌产品和企业。

平安“吴市” 当好安全稳定的守护者
  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三品一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吴江开发区制造业发达,特种设备面广量大,食品行业覆盖“从田间到舌尖”全链条。为此,吴江开发区分局把“六化”建设(网格化、专业化、数字化,实体化、全员化、手册化)摆在极端重要位置,依托数字化手段开展智慧监管,全力推进“学食安e+”明厨亮灶、医保通2.0、智慧叉车监管系统等建设,通过“线上监控+线下巡查”的方式提升监管效能。
  聚焦群众最关心关切的校园食品安全,该分局联合属地成立校园食安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包保工作对学校开展全覆盖“沉浸式”融入监管,通过开展校园食材配送单位“源头行”“你点我抽他检”等活动,不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标线。在强化监管的同时,该分局不断推进许可审批领域改革,通过优化流程衔接,显著提升许可审批的时效性、便捷性,《“云审批”助力食品经营许可再提速》入选省基层分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秀案例。

“吴淞无讼” 当好市场秩序的捍卫者
  古镇景区、热门商区、各类市场,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吴江开发区分局聚焦重点区域,全面推行多元化投诉举报处理和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通过监管执法标准化规范化,稳步降低行政纠纷发生率和消费纠纷发生率,2024年全年未发生行政诉讼,打响“吴淞无讼”品牌。
  该分局突出前端源头化解,打造4个消费者权益服务站,切实提升消费维权效率、减轻维权成本,年处理投诉举报超6000条,调解成功率实现稳步提升。围绕群众关注的民生领域计量问题,该分局扎实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在全区率先开展电子计价秤赋码工作,为每台电子计价秤配备专属二维码,并完成农贸市场电子计价秤赋码全覆盖,维护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市场秩序,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吴江开发区分局将持续强化使命担当、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服务监管两手抓、发展安全两手硬,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市监力量。

□徐赟恺 徐广令/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