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牢牢扭住主体责任“牛鼻子”
3652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自查
本文字数: 1083
本报讯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为牵引,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履职能力,压紧压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以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有效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该局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制定《新疆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自查报告制度》,牢牢扭住主体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从强化全过程、全链条风险管理出发,以切实举措督促企业定期开展自查和风险主动报告,确保食品生产过程持续合规。截至目前,新疆3652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自查,自查报告率达到100%;1350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风险主动报告,发现风险隐患问题2249个。聚焦风险隐患问题,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分析、研判、处置,确保化解问题率达到100%,合理解决企业只自查、不报告风险问题的难点。
同时,为确保自查工作真实、准确,2024年新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1142家提交自查报告的食品生产企业开展现场核查,做到风险发现、处置、监督、销号闭环管理,全链条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从生产源头提升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经核查,企业自查情况与核查结果相符。
聚焦以监督抽考“小切口”推动食品安全“大提升”,该局按照区、市、县三级许可划分,建立抽考清单,分层级对全疆食品生产企业的全部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实施线下集中监督抽考,并结合飞行检查、体系检查、风险排查等监管手段,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随机抽考。新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有效运用官方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企业内部公示栏等方式公开发布考核结果,充分凝聚内外监督合力、深化各方监督效果。2024年以来,共有3401家企业、8532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监督抽考。
为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该局着力构建市场监管数字化支撑平台,上线新疆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并开发监管和企业两个端口。在企业端口建立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自查报告、风险管控清单等模块,督促企业及时做好相关信息填报,并要求企业对自查发现问题分别以“红、蓝、绿”三色进行重大风险、一般风险、未发现问题分层分类标识。创新实施监管端口和企业端口贯通协同,将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风险隐患问题一键推送至企业端口,要求企业做到食品安全员、食品安全总监、企业负责人层层把关后及时上传整改成果。该举措有效实现了监管质效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双提升”。
该局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制定《新疆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自查报告制度》,牢牢扭住主体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从强化全过程、全链条风险管理出发,以切实举措督促企业定期开展自查和风险主动报告,确保食品生产过程持续合规。截至目前,新疆3652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自查,自查报告率达到100%;1350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风险主动报告,发现风险隐患问题2249个。聚焦风险隐患问题,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分析、研判、处置,确保化解问题率达到100%,合理解决企业只自查、不报告风险问题的难点。
同时,为确保自查工作真实、准确,2024年新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1142家提交自查报告的食品生产企业开展现场核查,做到风险发现、处置、监督、销号闭环管理,全链条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从生产源头提升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经核查,企业自查情况与核查结果相符。
聚焦以监督抽考“小切口”推动食品安全“大提升”,该局按照区、市、县三级许可划分,建立抽考清单,分层级对全疆食品生产企业的全部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实施线下集中监督抽考,并结合飞行检查、体系检查、风险排查等监管手段,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随机抽考。新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有效运用官方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企业内部公示栏等方式公开发布考核结果,充分凝聚内外监督合力、深化各方监督效果。2024年以来,共有3401家企业、8532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监督抽考。
为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该局着力构建市场监管数字化支撑平台,上线新疆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并开发监管和企业两个端口。在企业端口建立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自查报告、风险管控清单等模块,督促企业及时做好相关信息填报,并要求企业对自查发现问题分别以“红、蓝、绿”三色进行重大风险、一般风险、未发现问题分层分类标识。创新实施监管端口和企业端口贯通协同,将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风险隐患问题一键推送至企业端口,要求企业做到食品安全员、食品安全总监、企业负责人层层把关后及时上传整改成果。该举措有效实现了监管质效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双提升”。
□张 维 梁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