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护航节日食安不松劲
本文字数: 991
本报讯 春节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管局坚守岗位不断档、护航食品安全不松劲,切实为各族群众营造了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聚焦肉蛋奶、饮料、糖果、干果、炒货、酒类以及新疆特色食品等热销产品,该局相关负责人带队,组织精干执法力量对辖区内的食品小作坊、超市、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和“年夜饭”承接餐饮服务单位等进行监督检查,排查证照公示、进货查验记录、储存条件等不合规情况,重点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加强后厨卫生管理,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严格落实餐具消毒制度。1月28日以来,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99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58家次,包含食品生产企业53家次、食品经营主体305家次,排查风险隐患47个,责令整改14家。
针对群众关注度高的特殊食品安全,该局组织执法人员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营单位为重点,开展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特殊食品是否设专区专柜销售,是否存在与普通食品混放的情况,是否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是否形成有效追溯链等,依法严查重处夸大、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该局先后共检查大中型超市、药店、个体经营户15家,指导解决专柜标识问题5个,对个别经营主体存在的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或其他食品混放销售等问题,全部督促整改到位。
该局针对节日期间食品消费的特点,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抽检,共监督抽检农贸市场9家、小区蔬菜店49家,监督抽检大宗蔬菜、水果、肉类12批次,快速检测节日热销食品267批次;抽检年夜饭供餐单位59家,开展快速检测124批次;对13家糕点店、外卖小餐饮及肉类产品销售单位开展非法添加快速检测22批次,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
此外,该局坚持监管执法与普法宣传并重,通过线上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线下面对面宣传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科学消费知识,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严格执行24小时值守制度,做好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和网络舆情监测。1月28日以来,全州共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10余则,受理食品类消费投诉举报18件,均第一时间依法处理解决。
聚焦肉蛋奶、饮料、糖果、干果、炒货、酒类以及新疆特色食品等热销产品,该局相关负责人带队,组织精干执法力量对辖区内的食品小作坊、超市、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和“年夜饭”承接餐饮服务单位等进行监督检查,排查证照公示、进货查验记录、储存条件等不合规情况,重点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加强后厨卫生管理,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严格落实餐具消毒制度。1月28日以来,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99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58家次,包含食品生产企业53家次、食品经营主体305家次,排查风险隐患47个,责令整改14家。
针对群众关注度高的特殊食品安全,该局组织执法人员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营单位为重点,开展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特殊食品是否设专区专柜销售,是否存在与普通食品混放的情况,是否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是否形成有效追溯链等,依法严查重处夸大、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该局先后共检查大中型超市、药店、个体经营户15家,指导解决专柜标识问题5个,对个别经营主体存在的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或其他食品混放销售等问题,全部督促整改到位。
该局针对节日期间食品消费的特点,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抽检,共监督抽检农贸市场9家、小区蔬菜店49家,监督抽检大宗蔬菜、水果、肉类12批次,快速检测节日热销食品267批次;抽检年夜饭供餐单位59家,开展快速检测124批次;对13家糕点店、外卖小餐饮及肉类产品销售单位开展非法添加快速检测22批次,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
此外,该局坚持监管执法与普法宣传并重,通过线上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线下面对面宣传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科学消费知识,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严格执行24小时值守制度,做好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和网络舆情监测。1月28日以来,全州共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10余则,受理食品类消费投诉举报18件,均第一时间依法处理解决。
□陈玲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