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2:综合新闻

监管“零”距离安全“骑”步走

——浙江省各县市区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一览

   本文字数: 7401


杭州萧山严查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

  本报讯 2月17日,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对辖区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进行检查。两部门执法人员重点检查有无非法加装、改装、拼装等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违规加装、改装蓄电池和电池仓,拆除或改变限速装置等涉及安全性能重点项目。执法人员在检查的同时,向经营主体宣贯电动自行车安全相关强制性标准,比如即将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并要求经营者合理控制库存,避免出现旧标车大量积压情况。

□沈莉萍



淳安开展质量安全检查护出行

  本报讯 连日来,淳安县市场监管局对辖区128家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开展质量安全检查,执法人员围绕销售、维修等环节,重点检查是否销售“三无”产品,是否存在私自改装、加装等违法行为。同时,围绕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向经营者开展现场宣传,解读新旧标准前后差异,让经营者实时掌握行业标准动态。本次共开展262次检查,查处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案10件,罚没款9万余元。

□徐铭笙



宁波高新区开展专项检查保安全

  本报讯 为强化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管,宁波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连日来在辖区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检查行动,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次检查聚焦辖区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重点排查在售车辆是否符合新国标,以及是否存在销售未经CCC认证,非法改装、拼装、加装等违法问题。检查中,该分局执法人员坚持“边检查、边宣传、边指导”原则,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依法诚信经营,做好进货查验,规范记录进销存台账,并确保销售场所消防设施完备,杜绝违规充电、存放隐患。此次行动共检查35家销售门店,对发现的违规加装后座等问题,已责令相关单位现场整改。

□姜珂身



绍兴越城开展整治“回头看”行动

  本报讯 为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市场,保障消费者安全,绍兴市越城区市场监管局联合车管所开展电动自行车整治“回头看”行动。此次行动针对前期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对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维修点等进行“地毯式”排查,严厉打击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非法改装拼装、违规提速等违法行为,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同时,执法人员坚持“宣传教育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的原则,引导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提醒消费者自觉购买、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进一步规范了越城区电动自行车市场秩序,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凌家炜



嵊州查处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案

  本报讯 近日,嵊州市市场监管局对某电动自行车配件商户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作出罚款4600元的行政处罚。2024年11月,该局收到线索,称当事人涉嫌经营不合格产品。经查,当事人于2024年4月向某电动自行车商行销售3辆电动自行车。经抽样检验,所抽样品“整车质量”“蓄电池防篡改”不符合标准规范。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有关规定,该局依法对其作出上述行政处罚。

□王珂儿



温州瓯海持续加大专项整治力度

  本报讯 近期,温州市瓯海区市场监管局继续加大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力度,发布2025年度小微销售单位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督促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及时自查自纠,落实“两个规定”。同时,继续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查看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是否存在无照经营、是否落实进货验收制、有无销售台账等情况,严查经营单位销售“三无”和假冒伪劣电动自行车以及加装、改装、拼装等违法行为。2024年以来,该局共立案43件,罚没款26万余元。

□林瑶瑶



桐乡开展外卖站点电动自行车专项检查

  本报讯 为强化外卖平台配送环节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近日,桐乡市市场监管局对辖区18个外卖配送站点电动自行车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在配送站点,工作人员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来源、电池充换电,以及骑手安全教育、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等情况。检查时,工作人员督促外卖平台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定期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动态抽查,确保实际使用车辆与系统登记一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责任,做好电动自行车购置、维保等事项,定期对骑手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卖骑手管理,引导骑手使用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电动自行车。

□孙 杰



金华婺城开展新国标宣传活动

  本报讯 金华市婺城区市场监管局近期多措并举,开展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宣传活动。该局执法人员深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宣讲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及过渡期政策,要求经营者做好库存清理和进货查验,严格把控进货关、销售关。同时,召开电动自行车行业培训会,邀请100余家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参会,通过新旧标准对比,帮助经营者理解新国标的相关内容,并组织签订电动自行车销售主体责任承诺书,切实增强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刘安岐



永康“联防+技防+人防”筑牢安全底线

  本报讯 近期,永康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该局一是严格准入审查标准,由市场监管、公安、消防三部门联动,对电动自行车销售商进行资质核验、技术检测和安全评估,把好流通准入关。二是创新动态监管模式,归集全市86家商户1800余条产品数据,实现“一车一码”全流程追溯。三是强化隐患风险排查,线上运用语义分析技术抓取电商违规线索12条,线下铺开重点区域网格化巡查,全面消除安全隐患。截至目前,该局已查处3家未明示3C认证商户,下架超标车辆23辆,实现问题车辆动态清零。

□朱晓珂



兰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本报讯 兰溪市市场监管局结合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安全与发展同行”的工作理念,全力做好电动自行车行业节后安全生产检查和企业服务保障。该局积极开展复工复产暖心服务,深入一线访企问需,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开工生产等情况,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主动靠前提供技术帮扶,开展电动自行车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宣贯,调研企业在新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对企业在生产检测以及CCC认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

□陈 婷



浦江开展新国标宣贯指导

  本报讯 近日,浦江县市场监管局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各项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宣贯指导。该局通过线上宣传平台及线下张贴海报等方式,加大电动自行车新标准重要技术参数内容发布力度。同时,通过专场培训、专班指导服务、日常监管等方式,对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开展线下宣贯指导,督促其建立进货查验台账,并确保消费者知情选购。

□芮丹彤



台州路桥集中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本报讯 为进一步巩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治理成果,杜绝节日期间违规销售、非法改装等隐患回潮,台州市路桥区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积极成效。行动中,路桥区多部门紧密协作,重拳打击非法改装行为,发现并整改3项违规问题。该局通过细致入微的明察暗访,对销售门店进行全面排查,积极推广进货查验台账制度,督导企业切实履行自查职责,有效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全区累计排查生产、销售单位达53家次,精准识别并整改到位11项安全隐患。

□周思敏



天台加速推进电梯拒止系统安装

  本报讯 近日,天台县积极开展电动自行车电梯拒止系统安装工作。此次安装的拒止系统依托先进智能摄像头技术,能够精准识别进入电梯的电动自行车。一旦检测到有电动自行车进电梯的情况,系统立即发出警报并阻止电梯运行,有效消除电动自行车上楼的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全县已在12个小区完成约30台电梯的拒止系统安装,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成效初显。

□陈晓丽



安吉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

  本报讯 近期,安吉县市场监管局精准执法,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隐患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在整治行动中,执法人员针对电动自行车经营主体、维修店非法改装拼装等违法行为进行检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同时,执法人员向各经营主体宣传普及电动自行车行业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电动自行车经营主体行业自律和主体责任意识,切实筑牢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防线。截至目前,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92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经营主体195家次。

□潘 云



舟山普陀巩固提升整治行动成效

  本报讯 为巩固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成效,舟山市市场监管局普陀分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辖区3个即时配送企业站点完善配送管理制度、开展配送人员安全培训、排查车辆改装情况。该分局重点抽查各站点春节后流动变化的外卖骑手电动自行车审查备案情况,并积极宣传引导骑手使用共享换电模式。截至目前,已实现258名骑手电动自行车审查备案。此外,该分局检查电商平台网销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等产品情况,排查非法改装广告信息,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翁贞瑶



龙泉实施“红黄蓝”色标管理模式

  本报讯 为进一步抓牢抓实电动自行车经营秩序监管,龙泉市市场监管局持续优化监管模式,强化部门联动,实施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红黄蓝”色标管理模式,对该年度被立案查处的标红单位开展重点性监管,对前期发现问题被责令整改过的标黄单位实施针对性监管,对其余的标蓝单位进行不定期巡查,建立健全工作台账予以动态监管,持续织密监管网络。此外,该局充分发挥部门协作效应,进一步提高违法行为发现率。

□陈兴艺



嘉兴经开区全面筑牢安全底线

  本报讯 今年2月以来,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分局联合属地交警大队,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对全区电动自行车销售和维修商家进行全覆盖检查,对路面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进行随机抽查,坚决消除超标电动自行车和不合格充电器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行动开展以来,已累计组织路面查控行动3次,巡查电动自行车和充电器销售单位68家次,曝光典型案例1件。下一步,该分局将加大对销售无合格证、无厂名厂址、不符合国家标准、未获得CCC认证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徐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