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4:光影聚焦

羌塘高原上的坚守与奉献

   本文字数: 1864

  2024年12月8日,班戈县市场监管局部分工作人员在办公楼前合影。

  2024年12月8日,班戈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处理繁杂的日常工作。

  2024年12月8日,在偏远乡镇小卖部检查时,顿旦与店主亲切交流,并耐心地解释相关政策和要求。

  2024年12月8日,小卖店店主家孩子看着前来检查和服务的市场监管人员,眼神中充满了善意。

  2024年12月8日,检查结束回到宿舍后,曲培热杰在火炉旁取暖。

  2024年12月8日,检查结束回到宿舍后,边巴央宗身体有些不适,抓紧吸氧休息。

  2024年12月8日,班戈县城标志性建筑物(海拔4747米)在寒风中屹立。


  在遥远的羌塘高原上,有一片被纳木错、色林错两大湖泊环抱的广袤土地。这里,山势平缓,草原开阔,平均海拔却高达4747米。这里,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高寒地带。
  然而,在这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有一群人,他们无畏风雪,坚守岗位,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当地市场的稳定,推动当地经济繁荣发展。他们就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班戈县市场监管人。
  2024年12月8日,记者带着对市场监管干部的敬佩之情踏上这片高原,进行实地采访。
  当记者来到班戈县市场监管局时,局长顿旦正准备带队前往市场进行日常检查,记者随行前往。此时正值寒冬,气温骤降至零下二十摄氏度,他们身穿厚厚的棉衣,脸上印着高原红,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执着。
  出发前,他们仔细检查了执法车辆和装备,确保能够应对可能遇到的恶劣天气和突发情况。迎着刺骨的寒风,他们踏上了前往市场的道路。一路上,由于气候多变,道路时而泥泞不堪,时而结冰难行,但干部们毫不畏惧,坚定地前行。
  在检查偏远乡镇的小卖部时,顿旦发现店主是一名不识字的老人,无法查看商品保质期等信息。面对老人的紧张不安,顿旦耐心地用简单易懂的藏语和手势向老人解释相关政策和要求,帮助他整理货物。这样的场景不仅体现了市场监管人员有严格执法的一面,更有温情服务的一面。
  “雨天一路泥,雪天一路冰,晚上一路黑。”这是班戈县市场监管人日常检查的真实写照。冬季常遭遇暴风雪天气,为确保居民生活物资有序供应,他们常常顶风冒雪前往各物资储备点和商店检查物资储备和价格情况,防止商家哄抬价格。尽管狂风呼啸,气温极低,但他们坚持完成对辖区内所有重要物资供应点的检查,保障了居民在恶劣天气下能有秩序稳定、价格合理的物资供应。
  在与几位一线市场监管干部的交谈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工作的不易和坚守的执着。曲培热杰感慨地说:“要说最大困难,就是身体承受压力太大。长期待在高海拔地区,稀薄的空气让每一次行动都变得艰难。长期缺氧、睡眠不好,身体各项指标不正常,爬几步楼梯就气喘吁吁,每一次市场检查都是体力的极大消耗。寒冷的气候下,手脚时常被冻僵,即便裹着厚厚的棉衣也难以抵御彻骨的寒意。而且,冬日漫长的恶劣天气给日常检查增加了不少困难。”
  在高海拔地区工作不仅对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对家庭生活也有不小冲击。因工作地点偏远,边巴央宗与家人聚少离多,家庭责任难以顾及。为了平衡工作与生活,她只能工作之余通过视频聊天关心家人,在休假时全身心陪伴家人,以弥补日常缺失的陪伴时光。
  班戈县市场监管局干部们的努力,为当地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改变。他们打击违法经营,严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市场秩序。同时,他们加强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安全监管,确保群众生活生产安全。在敢监管、会监管、善监管上找到了最大公约数,围绕产业、企业、就业,支持各类经营主体规范发展,严惩破坏市场秩序行为,大力保护创新创造。在他们的努力下,班戈县多年来未发生过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重大安全事件。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许多市场监管干部的心声。他们表示,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能够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一位干部动情地说:“在这里工作,我们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还要克服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但是,每当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听到他们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所有的辛苦就都化为了甘甜。”

□本报记者 袁 赞 徐小明/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