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蝶变 提速起跑
——安徽省铜陵市聚力驱动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本文字数: 2365
推动“个转企”助力民营经济“强筋壮骨”、深耕专利转化运用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多举措助推消费满意度升级……在长三角创新版图加速重构的浪潮中,安徽省铜陵市正以创新之笔书写“小城市大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担当、主动作为下,铜陵市这座资源型城市提速起跑,孕育出着新质生产力破茧成蝶的无限可能。
深入推进“个转企”改革
在推动个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铜陵市市场监管局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深入推进“个转企”改革,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针对部分个体工商户对“个转企”政策仍存在认知偏差的情况,该局积极举办专题政策宣讲会、开展一对一讲解,让经营主体了解到企业相较于个体工商户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资源获取等方面具有的显著优势,用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让经营主体切实感受到“个转企”的好处。同时,按照“成熟一批、转化一批、储备一批”的科学规划,拉网式摸排出经营状况良好、发展态势强劲且有明确转型意向的个体工商户,将其纳入“个转企”重点培育库。
针对部分个体工商户担忧转型流程烦琐和未知成本的问题,该局在企业开办平台精心打造“个转企”专属登记专区,推行全程电子化办理服务。个体工商户只需通过线上平台,即可轻松完成从申请到登记的全部转型流程,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严格落实“即时办结”制度,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转型申请,当场予以确认登记,确保经营主体能够迅速完成转型。积极与公安部门建立高效信息共享机制,为成功转型的企业提供公章免费刻制等配套服务,免收各类换证费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同时,该局创新推出“线下全程帮办、线上智能申报”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转型支持。线下安排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专人提供全程协办服务,实现“一窗通办、即刻即办”,确保转型过程高效、顺畅,避免个体工商户在各部门之间来回奔波。线上依托“一网通办”平台,简化申报流程,实现信息自动比对、智能审核,有效规避传统注销再新办模式的烦琐程序。
截至目前,铜陵市已有149家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升级为企业。1120家具有发展潜力、有转型意愿和基础的个体工商户被精准纳入培育储备库,成为未来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
打造知识产权“生态圈”
日前,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公布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名单,铜陵市5家企业7件专利密集型产品上榜,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数量位居全省第三位。
这是铜陵市抓住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契机结出知识产权工作硕果的缩影,当地以知识产权强链、质量生态筑基为“双轮”进行的各项探索举措,必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铜陵市市场监管局推动下,当地率先打造“数据确权—价值评估—交易流转”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铜陵商标窗口年度办件287件,14.1亿元商标质押金额由“知产”变“资产”。创新“司法+行政”双轮保护机制,打造专利纠纷化解“铜陵样板”,全年办结行政裁决11件、纠纷调解56件。培育15家创新管理国际标准试点企业,3项专利斩获安徽省专利奖。实施存量专利激活工程,400家企业111件“沉睡专利”经精准匹配重焕生机,形成“专利导航—标准转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同时,实施“皖美品牌”育苗计划,创新市长质量奖“梯度培育”机制,构建“标杆引领—集群突破”的品牌雁阵。开展检测机构“清源行动”,依托“一站式”服务平台解决质量安全问题52个。构建“质量要素集成枢纽”,有机融合标准、计量等六大质量基础设施。主导参与41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培育7家标准创新型企业,154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形成产业支撑矩阵。
据悉,2024年,铜陵市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8.76亿元,惠及201家中小企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突破1.7万次,交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亮眼答卷。
将放心消费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
近年来,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切实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在竞争环境、价格监管和放心消费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解决消费领域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消费维权效能。
笔者了解到,仅2024年,铜陵市就接收各类投诉举报咨询12842件,按时核查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32万元,有力提振了消费信心。
创新公平竞争审查“提前会商+两审联动”模式,会商会审重大政策措施14件,推出24条统一大市场建设任务清单,立案查办虚假宣传、医疗领域商业贿赂、刷单炒信等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41件,罚没款16.15万元。审查政策文件107件,清理31件。
综合运用行政指导、提醒告诫、监管执法等手段,聚焦涉企、旅游、医疗、教育、夏粮购销等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加强重要时段、特殊商品、服务价格监管,持续保障民生领域价格秩序。共出动执法人员1660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2000余家,开展提醒告诫、行政指导165次,发放提醒告诫书(函)338份,稳价保质立案82件。
加强网络交易违法行为监测,监测网络经营者18256家、商品信息56321条,全市15家企业获评年度“安徽省守合同重信用”AAA级企业,140家获评AA级企业。全年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537家,无理由退货数量累计94507件,退货金额累计834.98万元。
深入推进“个转企”改革
在推动个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铜陵市市场监管局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深入推进“个转企”改革,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针对部分个体工商户对“个转企”政策仍存在认知偏差的情况,该局积极举办专题政策宣讲会、开展一对一讲解,让经营主体了解到企业相较于个体工商户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资源获取等方面具有的显著优势,用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让经营主体切实感受到“个转企”的好处。同时,按照“成熟一批、转化一批、储备一批”的科学规划,拉网式摸排出经营状况良好、发展态势强劲且有明确转型意向的个体工商户,将其纳入“个转企”重点培育库。
针对部分个体工商户担忧转型流程烦琐和未知成本的问题,该局在企业开办平台精心打造“个转企”专属登记专区,推行全程电子化办理服务。个体工商户只需通过线上平台,即可轻松完成从申请到登记的全部转型流程,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严格落实“即时办结”制度,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转型申请,当场予以确认登记,确保经营主体能够迅速完成转型。积极与公安部门建立高效信息共享机制,为成功转型的企业提供公章免费刻制等配套服务,免收各类换证费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同时,该局创新推出“线下全程帮办、线上智能申报”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转型支持。线下安排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专人提供全程协办服务,实现“一窗通办、即刻即办”,确保转型过程高效、顺畅,避免个体工商户在各部门之间来回奔波。线上依托“一网通办”平台,简化申报流程,实现信息自动比对、智能审核,有效规避传统注销再新办模式的烦琐程序。
截至目前,铜陵市已有149家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升级为企业。1120家具有发展潜力、有转型意愿和基础的个体工商户被精准纳入培育储备库,成为未来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
打造知识产权“生态圈”
日前,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公布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名单,铜陵市5家企业7件专利密集型产品上榜,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数量位居全省第三位。
这是铜陵市抓住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契机结出知识产权工作硕果的缩影,当地以知识产权强链、质量生态筑基为“双轮”进行的各项探索举措,必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铜陵市市场监管局推动下,当地率先打造“数据确权—价值评估—交易流转”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铜陵商标窗口年度办件287件,14.1亿元商标质押金额由“知产”变“资产”。创新“司法+行政”双轮保护机制,打造专利纠纷化解“铜陵样板”,全年办结行政裁决11件、纠纷调解56件。培育15家创新管理国际标准试点企业,3项专利斩获安徽省专利奖。实施存量专利激活工程,400家企业111件“沉睡专利”经精准匹配重焕生机,形成“专利导航—标准转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同时,实施“皖美品牌”育苗计划,创新市长质量奖“梯度培育”机制,构建“标杆引领—集群突破”的品牌雁阵。开展检测机构“清源行动”,依托“一站式”服务平台解决质量安全问题52个。构建“质量要素集成枢纽”,有机融合标准、计量等六大质量基础设施。主导参与41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培育7家标准创新型企业,154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形成产业支撑矩阵。
据悉,2024年,铜陵市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8.76亿元,惠及201家中小企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突破1.7万次,交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亮眼答卷。
将放心消费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
近年来,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切实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在竞争环境、价格监管和放心消费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解决消费领域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消费维权效能。
笔者了解到,仅2024年,铜陵市就接收各类投诉举报咨询12842件,按时核查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32万元,有力提振了消费信心。
创新公平竞争审查“提前会商+两审联动”模式,会商会审重大政策措施14件,推出24条统一大市场建设任务清单,立案查办虚假宣传、医疗领域商业贿赂、刷单炒信等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41件,罚没款16.15万元。审查政策文件107件,清理31件。
综合运用行政指导、提醒告诫、监管执法等手段,聚焦涉企、旅游、医疗、教育、夏粮购销等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加强重要时段、特殊商品、服务价格监管,持续保障民生领域价格秩序。共出动执法人员1660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2000余家,开展提醒告诫、行政指导165次,发放提醒告诫书(函)338份,稳价保质立案82件。
加强网络交易违法行为监测,监测网络经营者18256家、商品信息56321条,全市15家企业获评年度“安徽省守合同重信用”AAA级企业,140家获评AA级企业。全年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537家,无理由退货数量累计94507件,退货金额累计834.98万元。
□苏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