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食品添加剂科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访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
本文字数: 903
据悉,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凭借原料优势与技术创新,在天然食品添加剂领域已具有全球竞争力,辣椒红、叶黄素等产品占据国际主要市场份额。然而行业发展也面临着“内外失衡”的困境。
“食品添加剂产业作为现代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膳食营养、推助食品工业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零添加’营销噱头泛滥、不法者违规添加等情况的影响下,我国食品工业健康发展及向高端化转型受到制约。”卢庆国指出。
对此,卢庆国建议,建立行政许可分级审批管理体系,将科学认知食品添加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一是对经其他国家认可、风险可控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实行鼓励性管理,推行等效认可机制,对扩大使用范围的申请推行“负面食品类别清单”管理,允许在其他食品类别中延伸应用。建立联合审评平台,将食品工业协会、下游企业纳入技术必要性评估体系,实现“企业需求—技术论证”闭环管理。持续加大对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惩罚力度。
二是建议将食品添加剂科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揭示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厘清三大认知鸿沟,即合法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的本质区别、工艺必要性与过量使用的界限、现代食品工业与天然营养的互补关系。同步实施现代食品工业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将食品加工工艺升级、营养健康评价纳入统一框架,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唯添加剂论”的畸形认知,引导公众建立“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基石”的科学观念。
三是协同推进技术赋能与认知升级,有效化解“谈添加剂色变”的社会焦虑。充分发挥我国在天然食品添加剂领域的技术储备优势,以着色剂、防腐剂等社会关切类别为改革试点,推动审批效率提升、国产替代率提高。助力打造食品添加剂行业新质生产力,最终实现保障食品安全与促进食品工业升级的双重目标。
□本报记者 宿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