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构建“质量强链”生态圈
本文字数: 650
本报讯 日前,浙江省绍兴市召开集成电路产业质量提升推进会,正式推出全国首个产业“标准动态雷达”系统,并启动“首席质量官训练营”,以标准化、人才化双轮驱动,加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近年来,绍兴市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大力实施质量强链“伙伴计划”,通过发挥质量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性、引领性作用,持续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全市33家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实现质量联动提升,形成了碳化硅MOS芯片、MEMS晶圆代工、先进封装技术量产3个“全国第一”。
提升会上,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专家现场演示了“标准动态雷达”系统。这一全国首创的数字化工具目前已集成1040项国内外行业标准,形成14个细分领域标准图谱,可实时抓取全球标准更新动态,并向企业自动推送预警报告。试运行期间,该系统已累计推送标准变动提示1025次,帮助本地企业将市场响应效率提升超30%。
会上,绍兴市市场监管局为集成电路产业园授“首席质量官训练营”牌匾。该项目由政企联合打造,聚焦质量管理、标准创新、检测技术、绿色低碳4大模块,计划3年内培养50名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质量领军人才。训练营采用“理论+实战”模式,引入顶尖研究机构专家授课,同步对接浙江大学等高校资源,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生态。
近年来,绍兴市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大力实施质量强链“伙伴计划”,通过发挥质量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性、引领性作用,持续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全市33家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实现质量联动提升,形成了碳化硅MOS芯片、MEMS晶圆代工、先进封装技术量产3个“全国第一”。
提升会上,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专家现场演示了“标准动态雷达”系统。这一全国首创的数字化工具目前已集成1040项国内外行业标准,形成14个细分领域标准图谱,可实时抓取全球标准更新动态,并向企业自动推送预警报告。试运行期间,该系统已累计推送标准变动提示1025次,帮助本地企业将市场响应效率提升超30%。
会上,绍兴市市场监管局为集成电路产业园授“首席质量官训练营”牌匾。该项目由政企联合打造,聚焦质量管理、标准创新、检测技术、绿色低碳4大模块,计划3年内培养50名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质量领军人才。训练营采用“理论+实战”模式,引入顶尖研究机构专家授课,同步对接浙江大学等高校资源,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生态。
□单琪罡 孙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