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3:市场监管

巴州抓住“关键少数”压实“两个责任”

   本文字数: 966


  本报讯 今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管局聚焦重点群体、关键环节,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走深走实。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该局积极优化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专班运行机制,成立属地管理责任、食品生产主体责任、食品经营主体责任三个责任小组。明确各小组工作职责与任务清单,确保包保督导和日常监管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今年以来,全州市场监管部门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观摩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培训38场次,3900余人参训。
  该局推进将食品安全包保督导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依据不同业态、经营规模和风险等级,制定12项任务清单,全面优化督导内容与频次,助力包保干部聚焦重点、难点实施精准督导。今年以来,全州3092名包保干部对2.2万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督导,共发现问题176条次,所有问题均已督促整改完成。
  该局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出台深化风险会商、提升防控能力实施方案,细化各部门风险隐患排查职责,规范会商流程,压实属地管理、行业主管和部门监管责任。组织相关单位对一季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梳理出11个方面的风险隐患,提出32项防控措施。
  该局积极贯彻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出台食品安全总监记分制考核管理制度,推动建立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长效机制。制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吹哨人”报告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内部员工及知情人举报食品违法行为,及时排查防范风险隐患。严格落实《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推行双食品安全总监制度,建立校园食品安全评价机制,明确67项重点指标,对校园食堂实施动态评估。
  同时,该局还组织推进实施外卖小哥“移动探头”工程,探索建立网络餐饮外卖快递小哥食品安全监督员制度,推广应用“丝路有信”企业信用码,在各大商圈的餐饮主体和旅游景区的食品经营户展示信用状况,为消费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消费参考。

□陈玲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