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2:综合新闻

监管“零”距离 安全“骑”步走

——浙江省各县市区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一览

   本文字数: 4462


海盐:开展电动自行车联合检查

  近日,海盐县市场监管局会同县公安局对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开展联合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私自改装、加装等违法行为,是否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并建立销售维修台账,“两个规定”是否落实到位等。截至目前,该局共检查电动自行车经营门店17家,发现并责令整改问题4个,立案电动自行车相关案件16件,罚没款19.475万元。

□王文华



嘉兴经开区:推动电动自行车经营全链条监管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分局近期持续推动电动自行车经营全链条安全监管工作,对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的销售维修单位进行重点检查,督促商家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今年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该分局聚焦电动自行车整车和电瓶安全,联合第三方专家与社区网格员共同开展商家入户排查,现场查验在售产品的3C认证标识和产品合格证明,并随机与生产厂家联系核对产品信息的真伪。4月以来,该分局已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45家,发现并责令整改问题2家。下一步,嘉兴经开区还将严查电动自行车非法拼装、改装、加装、扩容蓄电池、解码提速等问题,坚决筑牢电动自行车安全防线。

□汤维嘉



余姚: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整治

  为巩固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成效,维护电动自行车市场秩序,余姚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整治行动。执法人员重点检查销售门店“两员”制度落实情况、3C证书等随车合格证明文件、“浙品码”赋码情况、车辆电池进货查验情况及车辆非法改装行为,依法查处涉及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执法人员以“一图读懂”的方式对经营者和销售者开展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宣贯,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邬琳珂



天台:全面宣传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天台县市场监管局以宣传为有力抓手,针对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持续精心策划并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该局组建多个宣传小组,执法人员化身“国标宣传员”,在一周内走访全县超82%的电动自行车销售点,总计覆盖80余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在销售门店,执法人员精心准备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一位经营者手中,让他们了解新旧国标在关键标准要求上的差异。同时,执法人员结合实物,现场对电动自行车的车速限制、电池规格、外形尺寸及安全防护装置等关键调整要点进行讲解。此次宣传活动为经营主体指明了合规经营方向,避免其因对标准不熟悉而导致的违规风险。

□陈晓丽



舟山新城:创新模式推动治理升级

  为规范电动自行车市场秩序,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舟山市市场监管局新城分局临城市场监管所近期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检查,聚焦产品质量、非法改装等关键问题,通过“流通严查、宣传严导”筑牢安全防线。同时,该所推出电动自行车智慧监管新举措,依靠红黄蓝三色分级预警系统实现精准靶向治理,通过大数据梳理和分析近5年电动自行车投诉举报数据,对高频问题区域、高频问题商家实施动态监管。执法人员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非法改装、拼装电动自行车等违法行为,同时督促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确保产品来源可溯。截至目前,共检查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56家次,立案查处1件。

□杨杨如意



杭州萧山:联合检查充电收费行为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管局与区发展改革局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重点聚焦价费分离政策执行情况,对全区近120个小区进行了地毯式检查。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部分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存在未明码标价、收费标准与公示不符等违规行为,如某小区充电扫码价格与公示不符、某大厦地下充电点仍采用投币方式。为此,联合检查组对11个整改缓慢的小区进行回头查,对其中2家经提醒告诫仍不整改的经营单位进行立案调查。

□王柏军



仙居:打出电动自行车整治“组合拳”

  为规范电动自行车市场秩序,仙居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推动“价格降下来、安全提上去、市场活起来”目标落地见效。严控价格乱象,以政策明标、动态监测、精准监管的机制,严厉打击借“以旧换新”名义哄抬价格等行为,提升市场透明度。强化安全监管,联合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全链条治理,对非法改装、销售“超标”车等行为开展拉网式排查,落实严管闭环,累计检查经营主体20余家,整改隐患13处。完善长效机制,优化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明确责任清单,持续深化“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域”,推动形成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执法联动的共治格局。

□张宇昂



宁波高新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专项整治

  近日,宁波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协同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联合对辖区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环节开展专项整治,重点对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维修点及集中停放点进行排查,严查销售无合格证、非法改装、拼装或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行为,并检查电池、充电器等配件产品质量及进货台账,杜绝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同时,排查违规停放充电、占用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此次整治共检查经营主体26家,发现并整改问题3个。

□姜珂身



海宁:出台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合规指引

  日前,海宁市制定发布嘉兴市首个《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用制度创新推动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健康有序发展。《指引》聚焦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环节高频易发违法行为,对销售单位需要关注的质量风险点、需要履行的责任义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指导提示,帮助销售单位合法合规经营。《指引》还系统梳理了涉及电动自行车销售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明法律红线,进一步强化震慑效果,压实主体责任。《指引》的发布将进一步增强全市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的合规意识,引导经营主体合规诚信经营,提升电动自行车质量管理水平。

□黄小鸣



桐乡: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建设

  为整治充电收费乱象,桐乡市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省级整治行动要求,持续多措并举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规范管理。该局全面摸排全市203个住宅小区充电设施运营情况,通过试点示范、政策宣讲等方式推动价费分离及明码标价,压实物业主体责任。截至3月底,执法人员累计核查203个小区,重点督导收费公示及合理设置价格等行为。78个小区已完成整改,执法人员对72个未达标小区实施“点对点”限期整改。目前,群众充电负担有效降低,消费透明度显著提升。

□应肇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