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首件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胜诉
违法办理电话卡4200多张,三人被判刑并追缴违法所得
本文字数: 1197
本报讯 近日,由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针对贩卖消费者个人信息案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在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陈某、罗某、李某三人因违法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多张电话卡并贩卖给第三方获利,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赔偿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10.25万元。这是荆州市首件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2023年5月16日,山东省沂南县一居民点击短信链接后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发送该信息的电话卡登记在湖北省公安县某居民名下。然而,该居民并未主动办理过该电话卡。警方顺藤摸瓜,发现该电话卡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公安县分公司工作人员罗某违法办理。
经查,2022年至2023年5月期间,陈某与表哥罗某、堂哥李某三人先后与市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被派遣至某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公安县分公司,负责为客户配送、激活手机电话卡等工作。在职期间,三人得知通过扫描码商提供的二维码办理电话卡,激活后提供给码商可以获利。于是,他们利用工作便利,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多张电话卡,激活后以每张电话卡55元至85元的价格提供给码商获利。三人共计违法办理电话卡4200多张。其中,罗某获利45505元,陈某获利130426元,李某获利117459元。该案线索及相关证据材料由公安县人民检察院提供。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履行法定职责,作为适格原告向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并根据2024年探索制定的《湖北省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工作规范》,创新湖北省消委会与各地消委组织公益诉讼合作模式,授权荆州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张琼作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庭审,荆州3·15律师团刘华律师公益免费代理该案件。荆州市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
经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罗某等三人被判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15万元、14万元、12万元。同时,追缴其违法所得,扣押的5部手机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此外,三人因违法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获利,涉及人数众多,并导致一人牵涉刑事诉讼,构成共同侵权,应承担民事连带责任。法院判处三人赔偿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10.25万元,并要求他们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法律与新闻部主任胡翠兰表示,此次公益诉讼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成功实现了省级及各地方消委组织与检察机关、法院系统的协同合作,创新性地通过授权地方消费者委员会负责人作为委托代理人参与公益诉讼,为湖北省各地消委组织开展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23年5月16日,山东省沂南县一居民点击短信链接后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发送该信息的电话卡登记在湖北省公安县某居民名下。然而,该居民并未主动办理过该电话卡。警方顺藤摸瓜,发现该电话卡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公安县分公司工作人员罗某违法办理。
经查,2022年至2023年5月期间,陈某与表哥罗某、堂哥李某三人先后与市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被派遣至某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公安县分公司,负责为客户配送、激活手机电话卡等工作。在职期间,三人得知通过扫描码商提供的二维码办理电话卡,激活后提供给码商可以获利。于是,他们利用工作便利,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多张电话卡,激活后以每张电话卡55元至85元的价格提供给码商获利。三人共计违法办理电话卡4200多张。其中,罗某获利45505元,陈某获利130426元,李某获利117459元。该案线索及相关证据材料由公安县人民检察院提供。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履行法定职责,作为适格原告向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并根据2024年探索制定的《湖北省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工作规范》,创新湖北省消委会与各地消委组织公益诉讼合作模式,授权荆州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张琼作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庭审,荆州3·15律师团刘华律师公益免费代理该案件。荆州市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
经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罗某等三人被判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15万元、14万元、12万元。同时,追缴其违法所得,扣押的5部手机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此外,三人因违法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获利,涉及人数众多,并导致一人牵涉刑事诉讼,构成共同侵权,应承担民事连带责任。法院判处三人赔偿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10.25万元,并要求他们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法律与新闻部主任胡翠兰表示,此次公益诉讼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成功实现了省级及各地方消委组织与检察机关、法院系统的协同合作,创新性地通过授权地方消费者委员会负责人作为委托代理人参与公益诉讼,为湖北省各地消委组织开展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李明湘 荆文静 吴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