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念好“四字诀”全力守护安心餐桌
本文字数: 889
本报讯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五一”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管系统念好“宣、防、管、警”四字诀,以实际行动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宣”字先行,增强安全意识。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反餐饮浪费倡议等11期,发送食品安全宣传短信20万条次,指导巴州餐饮协会制定并发布食品安全自律公约,规范食品采购验收、加工操作等全流程经营行为。同时,公开发布《致全州各级包保干部的一封信》,引导各级包保干部严格履行包保责任,聚焦高风险经营主体开展专项督导,推动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切实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防”字当头,排查风险隐患。以餐饮集中区、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区域,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中央厨房、旅游定点接待单位、团餐接待点、夜间市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农家乐等为重点场所,聚焦经营资质、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等关键环节,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综合治理。节日期间,全州市场监管系统共检查生产经营主体717户次,排查风险隐患102个,责令整改98户次,有效净化了食品消费环境。
“管”字发力,严查违法行为。强化食品生产源头治理,对米面粮油、肉类、乳制品等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篡改保质期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肉制品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农贸市场、卤肉店等场所,严查掺杂使假等行为。开展网络销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紧盯外卖平台分支机构和关注度高的“带货主播”,严查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共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46份,立案2件。
“警”字护航,加强监督抽检。以节日热销的食品、乳制品、畜禽肉类等大宗消费食品为重点,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完成监督抽检66户70批次,现场快检178批次,实现“检管结合、检处联动”,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
“宣”字先行,增强安全意识。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反餐饮浪费倡议等11期,发送食品安全宣传短信20万条次,指导巴州餐饮协会制定并发布食品安全自律公约,规范食品采购验收、加工操作等全流程经营行为。同时,公开发布《致全州各级包保干部的一封信》,引导各级包保干部严格履行包保责任,聚焦高风险经营主体开展专项督导,推动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切实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防”字当头,排查风险隐患。以餐饮集中区、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区域,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中央厨房、旅游定点接待单位、团餐接待点、夜间市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农家乐等为重点场所,聚焦经营资质、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等关键环节,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综合治理。节日期间,全州市场监管系统共检查生产经营主体717户次,排查风险隐患102个,责令整改98户次,有效净化了食品消费环境。
“管”字发力,严查违法行为。强化食品生产源头治理,对米面粮油、肉类、乳制品等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篡改保质期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肉制品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农贸市场、卤肉店等场所,严查掺杂使假等行为。开展网络销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紧盯外卖平台分支机构和关注度高的“带货主播”,严查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共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46份,立案2件。
“警”字护航,加强监督抽检。以节日热销的食品、乳制品、畜禽肉类等大宗消费食品为重点,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完成监督抽检66户70批次,现场快检178批次,实现“检管结合、检处联动”,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
□陈玲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