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4:文化建设

于自然书写中探寻生命回响

——读傅菲散文集《鸟的盟约》

   本文字数: 1659


  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漫长书写谱系中,散文家傅菲的《鸟的盟约》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柔和而深邃的光芒。它不是一本简单描绘鸟类生态的科普读物,亦非传统意义上纯粹的自然散文集合,而是一部深入探寻人类与鸟类、人与自然内在联系的生命之书,引领读者穿越文字的丛林,抵达灵魂与自然共振的隐秘角落。
  《鸟的盟约》开篇,便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生机的自然图景,将读者拽离都市的喧嚣,置身于广袤乡野与山林溪涧之间。阅读这本书,犹如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生命溯源之旅。作者引领我们回溯到人类文明尚未完全遮蔽自然光辉的远古时代,那时人与鸟和谐共生,彼此交织成生态巨网中不可或缺的节点。随着文明的演进,工业浪潮滚滚而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疏离,鸟儿被迫从人类生活的中心退居边缘。但傅菲没有沉溺于对往昔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单纯缅怀,而是以敏锐洞察与深切关怀,在当下语境中重新审视这一断裂,试图找回那失落已久的生命联结。
  书中对各种鸟类的描写,远不止停留在生物学特征与行为习性的呈现上,而是赋予每一种鸟深刻的隐喻意义,成为人性与自然相互映照的生动镜像。比如,傅菲笔下的白鹭,身姿优雅、一尘不染,在水泽边悠然觅食,宛如超凡脱俗的隐者。它们对栖息环境的严苛要求,映射出自然对于纯净与和谐的本能诉求,同时也拷问着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对生态平衡肆意破坏的行为。与之相对,麻雀虽平凡渺小,却充满顽强生命力,它们穿梭于市井街巷,与人类生活紧密相依,展现出一种随遇而安又坚韧不拔的生存智慧,恰似平凡大众在生活琐碎中坚守希望的缩影。
  这些隐喻并非刻意强加,而是在细腻的文字描绘与情感渗透中自然生成。傅菲通过对鸟的观察与书写,深入挖掘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与价值取向。在鸟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勇气与怯懦、自由与束缚、繁衍与消亡,这些生命的基本命题与人类自身的命运轨迹相互交织,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在自然秩序中的位置与角色,领悟到人类与自然万物本为一体、兴衰与共的深刻哲理。
  傅菲长期专注于乡村和自然领域的散文写作,自称资深田野调查者。他独特的文字堪称《鸟的盟约》的灵魂所在,它既有诗歌般的凝练与优美,又蕴含着散文的自由舒展与深刻洞察。在描写鸟类时,他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将鸟的形态、动作与神韵刻画得栩栩如生。“夜鹭展开双翅,像黑色的火焰,在暮色里燃烧”,这般奇特而富有张力的比喻,瞬间赋予夜鹭神秘而灵动的气质,使读者仿佛目睹那暗夜中振翅的雄姿。同时,他的文字又饱含深情,这种深情并非流于表面的浅吟低唱,而是源自对自然深深的敬畏与热爱。在描绘鸟类生存困境时,字里行间涌动着忧虑与痛心;在赞叹自然之美时,又满溢着虔诚与欣喜。这种情感的真挚表达,让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作者与自然之间血脉相连的紧密联系,进而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除了情感的力量,傅菲的文字还承载着厚重的思想重量。他在书中旁征博引,将文学、历史、哲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巧妙融合,从古老的诗经中对鸟的记载,到现代生态科学对鸟类种群变化的研究,从东方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到西方思想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信手拈来却又浑然天成。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运用,不仅拓宽了作品的视野与深度,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框架,引导我们从不同角度审视这一永恒主题。也正因如此,2023年12月,《鸟的盟约》荣获第十届冰心散文奖散文作品集奖。
  掩卷沉思,《鸟的盟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鸟类世界的全新认知,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心灵洗礼,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自然意识。它宛如一记警钟,警示我们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它呼唤我们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重新融入自然的怀抱,用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用实际行动守护这份跨越时空的生命盟约。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 李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