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商户的“星”级守护者
——记宁夏银川兴庆区分局玉皇阁北街市场监管所“铁娘子所长甘晓春
本文字数: 1596
从2010年踏入市监大门,到2013年光荣入党,再到如今成为大家信赖的“主心骨”,甘晓春把芳华岁月奉献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三次“优秀公务员”,连续三年党建测评优秀,先进基层党组织……一串串荣誉背后,是她“守好心、站好岗、干好事、树好廉”的无声践行。2023年11月,她带领团队捧回了市场监管总局授予的“五星市场监管所”牌匾,让玉皇阁北街所成为宁夏首批获此殊荣的佼佼者。
头雁领航 擦亮党建“星”品牌
政治引领是队伍凝聚力的核心引擎,甘晓春深知这一点。“守好心、站好岗、干好事、树好廉”,不仅是她每日工作的准则,更是她作为党支部书记熔铸团队灵魂的基石。
甘晓春巧妙融合“领头雁”“先锋队”与“生力军”的力量,将“心服务·星标杆”的党建品牌擦得锃亮。她创新“12345”机制,设立党员先锋岗与责任区,用案例教学与互学互比的方式让学习课堂生动起来。她打造的“解忧杂货铺”以党建为针,穿起“多元共治”的线,成功化解邻里心结,让基层治理拥有了感知冷暖的“智慧芯”。社区联创共建让党日活动真正“活”起来,党旗飘扬之处,便是服务扎根之地。
步履不停 温情调解暖心房
玉皇阁辖区业态丰富如万花筒,“三小”行业密集,监管对象海量,人手严重不足。甘晓春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困局:“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只有用脚底板把每户经营户都走遍、摸清、弄准,才能真正听见群众心底的呼声。”
调解纠纷,是基层市监的重头戏,更是检验人心温度的试金石。甘晓春将“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奉为圭臬,她探索的“三调联动”模式、“线上+线下”调解机制,在全所营造了“人人谈消保、懂消保、会消保”的氛围。
没有冷冰冰的程序,只有一次次带着温度的上门沟通。在甘晓春带领下,小小的市场监管所成了高效化解消费纠纷的“暖心房”。2024年,2800起纠纷在她和团队手中春风化雨般消弭,调解成功率92%,满意率高达98%。
硬核担当 奏响发展“协奏曲”
监管为民是甘晓春心中最重的核心理念。面对兴庆区的发展重任,她以“跟我来,向我看齐,跟着我上”的担当,为辖区经营主体注入活力。
甘晓春带头啃法规,带领全所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普法宣传时,她更是以“轻骑兵”出阵:分级分类监管精准施策,线上交流群推送知识、剖析案例、在线答疑,让法律变得可触可感;“小手拉大手”活动,将食品安全意识深植社区土壤。
医疗器械行业如何提质?甘晓春独创“抓两头、带中间”工作法,精心培育3家标杆企业,组织实地“取经”。同时,果断曝光问题商户,形成震慑。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清和街蝶变为辐射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医疗器械批发集散地,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
针对小餐饮、小作坊数量多、流动大、易反弹的监管难题,甘晓春每周雷打不动带队开展“清洁后厨”行动。执法人员进后厨“随手拍”,整改前后对比鲜明,震慑力与引导力并重。服务群众,她力行“简单问题快捷办、复杂问题协商办、疑难问题特殊办”,用流程优化的“减法”,换来群众获得感和营商环境的“加法”。
甘晓春将灼灼芳华默默倾注在市场监管的土壤里,并悄然积蓄破土的力量。她奔忙的身影如一盏星灯,照亮银川市兴庆区升腾的烟火人间。
□本报记者 李志强 通讯员 李广奇 马清波/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