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通过侵权假冒实施“内卷式”竞争违法典型案例曝光
本文字数: 708
扫描二维码,了解案例详情
本报讯 7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一批通过侵权假冒实施“内卷式”竞争违法典型案例,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共5件,分别是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四川省白月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案、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管局查处铜梁区侯氏鞋业有限公司假冒注册商标系列案、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南京音王派量贩式歌城有限公司销售侵犯“MARTELL”“Hennessy”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洋酒案、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卡牌案、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员会查处天津精粮等公司侵犯“小站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系列案。
在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员会查处天津精粮等公司侵犯“小站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系列案中,该委2024年4月接举报称,天津精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通过广播、微信平台销售假冒中国农业品牌“小站稻”大米,严重侵害地理标志商标权益。经调查,执法人员发现这是一起涉及生产、加工、仓储、印刷、销售全链条侵权假冒地理标志商品的违法行为。当事人以销售假冒地理标志商品参与市场竞争。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规定,对生产、销售侵权假冒小站稻地理标志商品的3家违法主体予以立案调查。鉴于当事人生产、销售侵权商品涉嫌刑事犯罪,根据相关规定,该案已移送公安机关。
□仲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