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5:知产视界

嘉善提升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水平

   本文字数: 976


  本报讯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全链条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取得显著成效。截至5月底,该县拥有有效发明5134件,今年1月至5月新增专利授权1751件;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全市最多)、省示范企业10家。截至2024年底,有效注册商标23046件,其中驰名商标9件、集体商标42件(全市最多)。
  优服务、重培育,激活知识产权创造“源动力”。实施“金种子”计划,推动9家企业入选国家培育库、232家企业入库省级“金种子”计划(孵化级175家、成长级48家);强化质押融资服务,今年为36家企业专利质押融资4.06亿元,累计114.39亿元;培育数据知识产权,数据知识产权累计登记254件,质押融资4000万元。
  强协同、重合作,拓宽知识产权协作“朋友圈”。强化跨区域协同保护,签订长三角示范区知识产权合作协议,揭牌成立首个长三角知识产权转化中心,为跨境电商企业编制38份风险报告;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发布示范区知识产权白皮书,协同多部门建立保护机制;推动公共服务集成赋能,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勤警务站,覆盖57家重点单位,推动多部门签订保护协作备忘录,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
  建中心,促联动,畅通知识产权转化“快车道”。建设转化中心,在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设立6个孵化园及多个工作站,成立浙江长知交知识产权有限公司,采用“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模式运营;推进科产联动,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如浙大未来食品实验室与多家企业合作;强化许可转让,今年完成许可25件、被许可18件,累计分别达889件、897件,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建机制,严执法,织密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网”。建设保护中心,建成省级保护分中心等平台,获批全省首个县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服务窗口、嘉兴市唯一县级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累计通过快速预审备案单位348家,通过快速预审专利546件;强化协同保护,设立司法保护联络点,打造“杨庙雪菜”“嘉善黄酒”品牌展示馆,强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强化监管执法,建立重大案件请示等制度。

□俞芷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