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产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本文字数: 1687
近年来,湖北省孝感市聚焦知识产权领域,积极争创国家、省级试点,以试点创建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上新台阶。经过持续努力,孝感市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城市,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围绕创建目标,孝感市市场监管局强化知识产权制度设计,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提质增效。近3年,全市累计实现发明专利授权1446件、国际专利(PCT)申请41件;截至目前,有效发明专利3471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2524件。2024年,以知识产权密集型为代表的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六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占规上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5%。
推动“技术破局”,寻找“创新支点”
截至2024年底,孝感市光电子产业相关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200件,居全省第三位,产业快速发展态势明显。孝感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申请专利超800项,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截至目前,该公司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60%的市场份额。
今年5月底,我局组织开展光电产业专利导航评审。专家组从专利角度对光电子产业布局、技术研发重点等深度剖析,助力光电子产业培育新动能,催生产业新业态。
在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过程中,我局持续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突出专利创造,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重点企业进行专利布局,以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为核心,促进“卡脖子”技术攻关。以孝感高新区为龙头,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加强知识产权前瞻性布局和战略储备。
盘活“无形资产”,引来“真金白银”
融资难、融资贵是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何盘活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使其更快转化为“真金白银”?我局持续探索,推出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
我局建立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市高校专利转化基地和孝南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全市科技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上线运行“孝知通”孝感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与“知慧桥”湖北专利运用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链接,提供知识产权转化推荐、知识产权意向购买等“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专利转化效率。
同时,我局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出台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贴息、风险补偿等资助政策。各金融机构不断拓宽质押范围,将质押贷款产品从单一专利拓展至专利、商标和版权3类知识产权。近3年,我局举办各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企对接活动近150场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1.5亿元。
在惠及企业的同时,知识产权对经济拉动效应明显。2024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4%;实现专利转让、许可564件,推动高校专利转化979件,签订技术合同168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74亿元。
加强体系建设,实现联动保护
我局以构建全链条保护体系为目标,通过强化民事司法保护、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加强省内外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等方式,构建起“跨部门、跨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网。
我局强化行政司法协同配合,在全市建设16个知识产权司法联系点。孝感市各级知识产权部门与8个省份的21个地市级知识产权部门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实现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联动。
在加强国内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的同时,我局积极布局知识产权海外护航工程建设,根据重点产品出口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需要,以项目建设形式指导企业建设海外护航工程,成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维护合法权益。
围绕创建目标,孝感市市场监管局强化知识产权制度设计,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提质增效。近3年,全市累计实现发明专利授权1446件、国际专利(PCT)申请41件;截至目前,有效发明专利3471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2524件。2024年,以知识产权密集型为代表的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六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占规上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5%。
推动“技术破局”,寻找“创新支点”
截至2024年底,孝感市光电子产业相关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200件,居全省第三位,产业快速发展态势明显。孝感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申请专利超800项,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截至目前,该公司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60%的市场份额。
今年5月底,我局组织开展光电产业专利导航评审。专家组从专利角度对光电子产业布局、技术研发重点等深度剖析,助力光电子产业培育新动能,催生产业新业态。
在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过程中,我局持续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突出专利创造,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重点企业进行专利布局,以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为核心,促进“卡脖子”技术攻关。以孝感高新区为龙头,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加强知识产权前瞻性布局和战略储备。
盘活“无形资产”,引来“真金白银”
融资难、融资贵是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何盘活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使其更快转化为“真金白银”?我局持续探索,推出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
我局建立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市高校专利转化基地和孝南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全市科技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上线运行“孝知通”孝感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与“知慧桥”湖北专利运用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链接,提供知识产权转化推荐、知识产权意向购买等“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专利转化效率。
同时,我局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出台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贴息、风险补偿等资助政策。各金融机构不断拓宽质押范围,将质押贷款产品从单一专利拓展至专利、商标和版权3类知识产权。近3年,我局举办各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企对接活动近150场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1.5亿元。
在惠及企业的同时,知识产权对经济拉动效应明显。2024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4%;实现专利转让、许可564件,推动高校专利转化979件,签订技术合同168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74亿元。
加强体系建设,实现联动保护
我局以构建全链条保护体系为目标,通过强化民事司法保护、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加强省内外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等方式,构建起“跨部门、跨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网。
我局强化行政司法协同配合,在全市建设16个知识产权司法联系点。孝感市各级知识产权部门与8个省份的21个地市级知识产权部门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实现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联动。
在加强国内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的同时,我局积极布局知识产权海外护航工程建设,根据重点产品出口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需要,以项目建设形式指导企业建设海外护航工程,成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维护合法权益。
□湖北省孝感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殷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