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襄州绘制信用合规建设“同心圆”
本文字数: 1252
本报讯 9月5日,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市场监管局传来消息,该局以信用赋能产业升级、以合规厚植发展优势,通过开创三维清单体系、强化数字赋能应用、建立联动高效修复体系、用足信用激励等创新举措,绘制部门引导、行业自律、企业自驱的信用合规建设“同心圆”,推动信用监管向“全周期赋能”转型,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信用合规体系。
该局创新构建“规范类指引+修复类措施+激励类政策”三维信用合规体系,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为突破口,通过“企业走访+行业座谈+专家研判”形式对企业逐环节摸排。联合发展改革、税务等部门制定《襄州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企业信用合规建设联合清单》,涵盖139项合规事项、8类修复指引、22类激励政策,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搭建“襄州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信用合规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标准动态管理、数据校验与预警等功能,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与实时共享,提升应用效率,降低交易风险。推出“信用合规码”,作为企业“信用身份证”,实现“扫码知信用、亮码查合规”。整合企业基础信息、信用评级等8类数据,实时监测信用风险,指导企业将合规要求嵌入全流程,建立覆盖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补救的风险管理体系。
该局开展“知信明义、守信践诺、用信增效、增信强基”行动,采取编制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印制合规手册、发放预警单、创建政策解读群直接回应问题等举措,普及合规知识。指导企业建立管理制度、设立合规管理员,强化信用基础。推动组建“襄州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信用同盟”,吸纳产业链上核心企业,形成信用共同体。成员签订守信承诺书,设监事会,聚焦合同履约等领域建台账促整改,形成“自查+互查+整改”闭环。帮助企业树立主动信用管理思维,指导企业召开信用合规会议,梳理运营中的信用“红线”,构建信息监测、风险评估等关键环节内控机制,将信用合规转化为主动优势,提升“信用名片”竞争力。
该局构建“条件明确、流程规范、联动高效”的修复体系,联合有关部门梳理多领域信用修复条件与流程,覆盖企业常见信用问题及修复途径,帮助企业识别风险、了解修复要求、建立修复预案。推行“线上申请+线下核验”模式,让企业一次申请即可完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信用中国”双平台修复,避免重复申报。主动提醒修复期限即将届满的企业,累计发送210条信息,覆盖186家企业,推动企业主动修复率从47%升至82%。逐户指导,严格践行“首问负责、靠前服务、帮办代办”的惠民助企承诺。
该局联合7部门形成政策合力,让信用成为影响企业准入、融资、交易等方面的核心经营要素。区人社局为11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32万余元,区税务局为8家企业留抵退税3200余万元。同时,6家重点企业通过自身合规带动产业链提升合规水平。
该局创新构建“规范类指引+修复类措施+激励类政策”三维信用合规体系,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为突破口,通过“企业走访+行业座谈+专家研判”形式对企业逐环节摸排。联合发展改革、税务等部门制定《襄州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企业信用合规建设联合清单》,涵盖139项合规事项、8类修复指引、22类激励政策,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搭建“襄州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信用合规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标准动态管理、数据校验与预警等功能,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与实时共享,提升应用效率,降低交易风险。推出“信用合规码”,作为企业“信用身份证”,实现“扫码知信用、亮码查合规”。整合企业基础信息、信用评级等8类数据,实时监测信用风险,指导企业将合规要求嵌入全流程,建立覆盖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补救的风险管理体系。
该局开展“知信明义、守信践诺、用信增效、增信强基”行动,采取编制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印制合规手册、发放预警单、创建政策解读群直接回应问题等举措,普及合规知识。指导企业建立管理制度、设立合规管理员,强化信用基础。推动组建“襄州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信用同盟”,吸纳产业链上核心企业,形成信用共同体。成员签订守信承诺书,设监事会,聚焦合同履约等领域建台账促整改,形成“自查+互查+整改”闭环。帮助企业树立主动信用管理思维,指导企业召开信用合规会议,梳理运营中的信用“红线”,构建信息监测、风险评估等关键环节内控机制,将信用合规转化为主动优势,提升“信用名片”竞争力。
该局构建“条件明确、流程规范、联动高效”的修复体系,联合有关部门梳理多领域信用修复条件与流程,覆盖企业常见信用问题及修复途径,帮助企业识别风险、了解修复要求、建立修复预案。推行“线上申请+线下核验”模式,让企业一次申请即可完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信用中国”双平台修复,避免重复申报。主动提醒修复期限即将届满的企业,累计发送210条信息,覆盖186家企业,推动企业主动修复率从47%升至82%。逐户指导,严格践行“首问负责、靠前服务、帮办代办”的惠民助企承诺。
该局联合7部门形成政策合力,让信用成为影响企业准入、融资、交易等方面的核心经营要素。区人社局为11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32万余元,区税务局为8家企业留抵退税3200余万元。同时,6家重点企业通过自身合规带动产业链提升合规水平。
□童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