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4:营商环境

守护桃源野茶香

   本文字数: 998


  2024年是我进入湖南省桃源县市场监管队伍的第一年。3月,“桃源野茶王”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启动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申报工作。知识产权管理股的空气里飘荡的不仅有茶香,还有打印机吞吐纸张的温热气息。
  面对堆积如山的申报材料,我这个新人如同初入茶山的采茶人,在条文丛林中摸索前行。多亏同事们和马股长的耐心指导,教我审阅材料、与茶企沟通。马股长常说:“地理标志保护就是用科学的语言,把茶农们代代相传的匠心记录下来。”
  雁群茶叶的申报人是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粗糙的手掌布满常年制茶留下的茧痕。他郑重地捧来一摞材料,最上面还放着一小袋精心包裹的茶叶。“我们代代都在茶庵铺守着这些茶树,就像守着自家的根。”他的眼神里透着茶农特有的诚恳。
  当我告诉他需要补充年产量和产值数据时,这位朴实的茶农急得直搓手:“这些材料实在是搞不赢,比炒一锅茶还叫人头疼。”通过一次次沟通,几名茶农明白了申报的重要性。他们开始认真准备材料,专注的神情,就像在精心制作每一批茶叶。
  从茶园面积证明到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从历史渊源考证到独特品质说明,每一项材料都需要反复核对。茶农总会准时送来最新鲜的茶样,用粗糙的双手郑重地递交材料。当他们最终在申报材料上签字时,手有些颤抖:“没想过我们天天在做的事,还能得到这么认真的对待。”
  2025年7月,当新申报使用“桃源野茶王”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三家茶企在授牌仪式上接过那块沉甸甸的铭牌时,阳光为铭牌镀上金边。它们就像一片片被精心采制的茶叶,在经过严格的筛选、炒制、揉捻后,最终绽放出最动人的色泽和香气。
  这一刻,我明白:这些看似繁琐的条文和数据,是为了让“桃源野茶王”这缕茶香能飘得更远、更久。政企关系就像茶叶与沸水,只有紧密交融,才能释放出最深沉的韵味。知识产权保护,不只是审核材料,更是将茶农们最质朴的坚守,转化为能够代代相传的永恒承诺。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不仅是对茶品质的认可,更是对茶农世代守护的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我们市场监管人,就是这缕茶香最忠实的守护者,用法律的尺度丈量传统的价值,用专业的温度守护这一方茶香。

□湖南省桃源县市场监管局 吕冠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