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迎来智囊团
——市场监管总局专家组赴内蒙古把脉问诊助企破难题小记
本文字数: 1323
金秋九月的内蒙古,草原褪去盛夏的浓绿,迎来了一场别样的“丰收”——在全国“质量月”期间,市场监管总局“你点我帮”质量技术帮扶专家组带着技术知识和满腔热情远道而来,一场聚焦“提质强企”的帮扶行动,在草原青城呼和浩特市产业集聚区火热展开,为当地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这支由北京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队伍,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市场监管局的紧密配合下,直达基层一线,直击企业堵点难点。专家的身影穿梭在内蒙古迦南吸塑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驻足于内蒙古伊家好奶酪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验室中,围坐在内蒙古塞外怡园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特高新乳制品有限公司的会议桌旁,每个人的笔记本上都记满了企业的诉求。专家们与企业负责人、质量安全总监面对面交流,针对食品包材韧性不足、耐冷热性欠佳、覆膜工艺难题等关键技术点,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一个个困扰企业许久的难题,在现场便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两三百次实验啊,我们反复调试,就是达不到预期目的,心里急得上火。”内蒙古迦南吸塑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凤艳握着专家的手,语气里满是激动,“刚才听您一分析,瞬间豁然开朗。有了这个指导意见,我们的产品质量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使用的包材就会浪费比较大,生产成本变高,没想到国家级专家组能来到我们这个小厂子,从标准和技术方面提供了先进理念和实用方法。今后遇到技术难题再也不怕了!”内蒙古塞外怡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帮扶不止于线下。北京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的专家们还通过视频连线,为自治区270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带来专题辅导。屏幕一端,专家紧扣塑料材质食品相关产品、食品用洗涤剂等产品的执行标准、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要点,将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娓娓道来,更结合内蒙古产业发展实际给出针对性建议,让远在各地的企业员工都能共享专业知识。“这次来内蒙古,就是冲着企业的技术痛点和实际困难来的。”该院专家王朝晖教授话语恳切,“现场会诊给出方案只是第一步,后续我们会持续跟踪企业改进情况,真正帮内蒙古的包材企业把质量管控能力提升上去。”
“企业‘点单’、市场监管部门‘派单’、专家‘接单’、企业‘评单’,这套帮扶模式让服务更精准。”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三年行动(2023—2025年)启动以来,内蒙古始终围绕产业集聚区企业的共性质量问题,主动搭建帮需桥梁,推进“你点我帮”行动落地。截至目前,自治区已组建84个实体服务窗口,在50个产业聚集区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完成质量问诊258次,帮扶企业4499家,为企业解决786个制约发展的质量难点,节约成本3200多万元,在保障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区域产品质量难题。
这支由北京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队伍,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市场监管局的紧密配合下,直达基层一线,直击企业堵点难点。专家的身影穿梭在内蒙古迦南吸塑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驻足于内蒙古伊家好奶酪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验室中,围坐在内蒙古塞外怡园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特高新乳制品有限公司的会议桌旁,每个人的笔记本上都记满了企业的诉求。专家们与企业负责人、质量安全总监面对面交流,针对食品包材韧性不足、耐冷热性欠佳、覆膜工艺难题等关键技术点,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一个个困扰企业许久的难题,在现场便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两三百次实验啊,我们反复调试,就是达不到预期目的,心里急得上火。”内蒙古迦南吸塑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凤艳握着专家的手,语气里满是激动,“刚才听您一分析,瞬间豁然开朗。有了这个指导意见,我们的产品质量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使用的包材就会浪费比较大,生产成本变高,没想到国家级专家组能来到我们这个小厂子,从标准和技术方面提供了先进理念和实用方法。今后遇到技术难题再也不怕了!”内蒙古塞外怡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帮扶不止于线下。北京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的专家们还通过视频连线,为自治区270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带来专题辅导。屏幕一端,专家紧扣塑料材质食品相关产品、食品用洗涤剂等产品的执行标准、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要点,将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娓娓道来,更结合内蒙古产业发展实际给出针对性建议,让远在各地的企业员工都能共享专业知识。“这次来内蒙古,就是冲着企业的技术痛点和实际困难来的。”该院专家王朝晖教授话语恳切,“现场会诊给出方案只是第一步,后续我们会持续跟踪企业改进情况,真正帮内蒙古的包材企业把质量管控能力提升上去。”
“企业‘点单’、市场监管部门‘派单’、专家‘接单’、企业‘评单’,这套帮扶模式让服务更精准。”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三年行动(2023—2025年)启动以来,内蒙古始终围绕产业集聚区企业的共性质量问题,主动搭建帮需桥梁,推进“你点我帮”行动落地。截至目前,自治区已组建84个实体服务窗口,在50个产业聚集区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完成质量问诊258次,帮扶企业4499家,为企业解决786个制约发展的质量难点,节约成本3200多万元,在保障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区域产品质量难题。
□丁晓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