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2:综合新闻

从市场“公平秤”到产业“催化剂”

——宁夏计质院“双轮驱动”精准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文字数: 1800


  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计量与质量如同隐形的筋骨,支撑着民生公平、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宁夏计量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宁夏计质院)作为省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的提供者,以“精准计量”和“卓越质量”为引擎,于细微之处驱动产业升级,在毫厘之间守护民生福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民生为本 筑牢公平安全“压舱石”
  银川唐徕农贸市场内,宁夏计质院技术人员正在逐台检校电子计价秤。“这台数据超差,不能贴合格标志。”严谨记录与耐心解释,是该院技术人员检定民生计量“公平秤”的工作日常。今年以来,该院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完成电子计价秤强制检定超1.5万台件。
  计量精准更是守护健康的“隐形防线”。今年上半年,宁夏计质院完成自治区20余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5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民营机构超1万台件医疗设备的检校工作;新建生物安全柜校准装置、洁净工作台校准装置等4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起草发布《睡眠呼吸初筛仪校准规范》等3项地方校准规范,显著拓宽医学计量服务范围。
  聚焦计量与质量的双重核心,宁夏计质院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构建“计量精准+质量可信”的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完成涉民生领域农资、电线电缆及电气产品、汽柴油、食品相关产品等专项产品质量监督抽检任务1707批次;完成食品国(省)抽监督、风险监测、评价性抽样任务6617批次,检验任务3678批次;累计检定血压计、压力仪表、出租车计价器、声级计等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8.1万台件。

产业为基 锻造质量升级“强引擎”
  在服务宁夏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中,计量与质量协同发力,助力产业振兴。
  宁夏计质院联合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烯烃二分公司成立攻关小组,破解丙烯中杂质影响催化剂活性的问题,助力企业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资金成本,成功进入高端市场。
  在银川顶津食品有限公司,宁夏计质院定制“一站式”方案,针对计量器具检校难、周期长等问题提供“打包式”服务。面对宁夏英力特化工、滨河永泰化学等企业新购碳化钙发气量测定装置急需检测的需求,宁夏计质院作为自治区首家具备该装置检定资质的机构,迅速响应,组织技术骨干深入现场开展性能检测并高效出具报告。针对不同企业装置使用状态的差异,坚持“一线工作法”,切实解决企业标尺无法归零的技术难题,推动装置使用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
  近年来,宁夏计质院持续提升技术能力,技术服务覆盖自治区90%以上相关生产企业,有效助推产品质量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为翼 释放党建引领“新势能”
  宁夏计质院的坚实步伐,根植于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院党委坚持抓党建促业务、强队伍助发展,锻造“政治过硬、技术过硬、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专业铁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宁夏计质院宁东分院党支部率先探索“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特色模式,组建“党员骨干+技术专家”攻坚团队,深入项目与攻关一线,推动党建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其中,研发的《多振动传感器动静一体化自动校准装置》,将30只传感器校准周期从8天—15天压缩至2天—4天。
  宁夏计质院充分发挥各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行业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攻关,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基于先进计量技术在加油站油气回收中的示范应用”确保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长期有效运行;“一种谷物水分测定仪检定分类回收装置”将自治区收粮企业检定效率提高34%至61.2%;“食品检测菌毒株智能管理平台”上线应用,实现实验室菌毒株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检测效率与安全性显著提升。
  扎实的技术积累和成果转化,有效服务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宁夏计质院立项省部级、地厅级科研课题33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等各类标准和规范124项,取得专利成果100多项,形成“技术攻关—标准输出—产业反哺”的良性循环。技术突破的“硬实力”最终转化为服务发展的“真效益”。

□本报记者 李志强 通讯员 王永庆 杨璞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