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2:综合新闻

厚植营商创业沃土 赋能民企拔节生长

——广西玉林精准服务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纪实

   本文字数: 1777


  “从项目对接到落地建厂,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路陪伴,真是企业的‘贴心人’。”10月13日,广西帝森红岸房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海宾说。作为返乡创业企业家,他对玉林如今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市场监管部门巧妙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政策做“加法”、审批做“减法”、服务做“乘法”、壁垒做“除法”,让民营经济在这片热土上拔节生长。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玉林市新登记私营企业同比增长11.09%、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2.30%。目前,全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已突破45万户,占比达96.45%,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加法:产业集聚,飘香四海
  “我们来玉林福达国际香料物流港抱团发展,恰似鱼跃龙门闯入广阔的江海。”广西香味浓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卞雪笑着比喻。
  玉林不仅让香料产业“聚起来”,更让它“链起来”。从种植、加工到文旅、康养,一条龙发展模式逐渐成熟。目前,全市从事中药材香料生产销售的经营主体达5000多户,带动超过25万人就业。
  “营商环境好,商机自然来。”玉林市香料商会秘书长李向荣透露,仅今年前9个月,玉林福达国际香料物流港就新登记商户536户,目前入驻总数已达1740户,全年交易额有望突破400亿元。
  品牌建设同样不甘落后。“玉林八角”“容县肉桂”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组成“品牌战队”,助力企业闯市场。广西玉林集祥香料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楷开心地说:“有了集体商标的加持,今年订单明显增多,胡椒、八角、香叶等销量涨了一成。”

减法:审批瘦身,轻装上阵
  “真没想到,半天时间、零成本,所有手续一次办妥。”在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刚拿到营业执照的陈明笑容满面。这名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计划投资香料生意,便捷的审批流程为他创业按下了“加速键”。
  玉林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7个事项实现“0.5个工作日零成本办结”。19个“一件事”专窗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市场监管领域业务“一次提交、多部门共享”,大幅提升办事效率。此外,全市还开展“育苗扶壮—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息融资担保,今年已助力178户成功“个转企”。金融机构也为3132户个体工商户和871家私营企业发放贷款超27亿元,真正为民营经济“卸包袱、添动力”。

乘法:创新服务,赋能倍增
  “多亏质量服务平台的帮助,我的‘韦丹迪’商标顺利注册。”陆川县丹迪农副产品经营部负责人韦丹迪信心满满,“接下来我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让香料产品更有竞争力。”
  玉林构建的“1+30+300”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如同为企业配备了一名“创新顾问”,提供从商标注册、专利转化、检验检测到维权援助等全链条服务。今年以来,全市质量服务“一站式”站点共为3194家企业提供质量服务7282次,解决难题94个,为企业节省900多万元。
  在知识产权的驱动下,玉林民营经济正从“制造”向“智造”飞跃。截至9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增速领跑广西,有效注册商标量突破4万件,提前实现“十四五”目标。

除法:破除壁垒,护航发展
  之前,一家房地产公司通过12345平台“经营主体专区”反映无法办理经纪机构备案证明,玉林市迅速处理,出台相关政策,印发《关于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以及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工作的通知》,彻底解决了这类问题。回访时,企业连连称赞:“反应快、办法实、效果真好。”
  玉林聚焦经营主体关切的问题,建立诉求闭环处置机制,确保企业呼声“件件有回音”。今年1月至9月,玉林市市场监管局受理的4788件诉求,响应率和办结率均达100%,综合满意率90.68%。在维护公平竞争方面,玉林对新增政策措施严格审查,今年已排查86项,提出9条修改意见,坚决拆除地方保护、市场壁垒等“隐形围墙”,让民营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胡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