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2:综合新闻

放心消费“山东答卷”:监管赋能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本文字数: 2135


  “扫码查资质,维权秒响应,在泰山玩得既舒心又安心。”9月24日,来自江苏的一名游客在红门景区用手机扫描“放心消费一码通”,轻松完成商品退换货。这一幕,正是山东放心消费建设的生动缩影。
  9月23日至26日,“放心消费 监管赋能”山东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媒体行启动,全国及省内近30家媒体的记者深入泰安、济宁、聊城、德州4市,从泰山之巅的维权服务到莘县田间的蔬菜溯源,从梁山港的智慧码头到郭仓市场监管所的“老兵服务”,实地感受山东用监管创新守护“消费安全感”、用品质升级点燃“市场烟火气”的鲜活实践。

智慧监管破题:让维权像“网购收快递”一样便捷
  在泰山南天门,游客张先生对着手机屏幕点赞AI维权助理的高效响应,而这款基于大模型开发的工具,正是山东智慧维权的典型代表。
  AI维权助理内置1000部法律法规和3000件典型案例,能自动识别纠纷类型、匹配法律依据,90%以上的常见投诉可实现“2小时响应、最快30分钟办结”。与之搭配的“放心消费一码通”,更让泰山景区商户信息从“满墙证照”变为“一码通晓”,游客扫码即可查资质、看评价、一键投诉,相当于把“维权窗口”装进口袋。
  在海拔1500多米的南天门市场监管所,所长葛庆坤和同事们的“铁脚板”是守护消费安全的另一“法宝”。“我们的办公桌在盘道上、天街上,一天要走4500级台阶,相当于爬30层楼。”葛庆坤介绍,团队首创“早餐凌晨巡查”制度,每天凌晨4时便到餐饮摊点检查食材,还设计“泰山文创随身砝码”,让游客随时校验称重,把“计量精准”揣进兜里。
  放眼全省,智慧维权场景随处可见:上半年山东省市场监管系统为消费者挽回损失6420余万元,12315调解成功率、ODR和解率双双位居全国前列,“投诉有门、解决高效”成为山东消费的新标签。

全链守护筑基:从“田间到餐桌”都有“放心密码”
  “您看这个二维码,扫一下就能知道这棵白菜是哪个棚种的、施了什么肥、检测过几次。”在莘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指着电子屏上的实时数据介绍。作为“中国蔬菜第一县”,莘县百万亩瓜菜菌每天供应全国20多个省区市,“全链条追溯”体系就像给蔬菜发了“身份证”。
  从田间的“种植档案”到配送中心的“三重检测”,再到商超的消费维权服务站,莘县蔬菜需闯过“三关”才能端上餐桌。“2025年1月到9月,我们处理退换货1400多例,还推出‘隔空赔付’,顾客不用跑一趟,钱就能退到账户里。”莘县成和商厦总经理杨静拿出台账,上面记满消费者的好评。
  在冠县灵芝科技示范园,“放心密码”让“人间仙草”成了“致富黄金”。现代化种植大棚里,智能设备实时调控温湿度;分拣包装中心内,每袋孢子粉都贴着“溯源码”。“我们的灵芝从菌种培育到加工销售,每一步都有标准、可追溯,2024年产值达35.9亿元,产量占全国60%!”冠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郭子恒话语间满是自豪。
  就连京台高速泰安服务区,也成了放心消费“小样板”。“同城同价专柜”里的商品和市区同价,“明厨亮灶”让后厨操作全程可见,7天无理由退换货、先行赔付制度更让司乘人员吃了“定心丸”,彻底打消“服务区消费怕挨宰”的顾虑。

共治共享聚力:每个人都是“放心消费合伙人”
  “以前年报总怕填错,现在市场监管所的‘老兵’上门手把手教,还帮我们申请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真是帮了大忙!”汶上县一家木材加工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汶上县郭仓市场监管所服务的温度。
  这个仅有5名工作人员的基层市场监管所,4人是退伍军人。他们带着“退伍不褪色”的劲头,打造“六维服务”模式:上门指导企业年报、主动为商户快检、跟踪解决叉车安全隐患……面对散煤治理工作,走村入户宣传清洁取暖;赶上食品安全检查,拉网式排查小餐饮、小摊贩,把“监管服务”送到商户家门口。“我们不是来‘挑毛病’的,是来‘解难题’的。”所长李志勇的话,精准诠释了基层监管的宗旨。
  企业也是“放心消费”的积极参与者。在济宁港航梁山港有限公司,亚洲最大的单体全封闭式煤棚里不见粉尘,智能卸车机房里机械臂精准作业。这家不产煤的“地上煤矿”,凭借数字化多式联运服务斩获“好品山东”称号。“市场监管部门帮我们做质量‘问诊’,从管理制度到品牌建设都手把手指导,现在煤炭运输效率提高30%,客户满意度100%!”公司总经理王兵指着智慧运营中心的屏幕介绍。
  如今,山东放心消费培育库已吸纳17.9万户经营主体,培育放心消费单位6232家。从17.15万人次参与“你点我检”到255场消费教育“进千村百校”,从老年人保健品专项整治立案138件到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稳步推进,政府、企业、消费者正携手画出“放心消费”最大同心圆,让“敢消费、愿消费、乐消费”成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本报记者 吴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