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3:网监广角

AI赋能电商经济 促进数实融合发展

玉林创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成果显现

   本文字数: 1724


  从香料产业智能供应链到农产品数字化转型升级,从跨境电商智能服务到农村电商效率提升……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着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AI电商生态体系,推动电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玉林市网络零售额达70.6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6.7亿元,占广西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的17.4%,位列全自治区第二。

政策筑基:构建AI电商发展制度保障
  玉林市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电商经济转型升级战略支点,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组织保障机制。
  2023年8月,玉林市前瞻布局“玉林智谷”建设,着力打造广西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面向东盟的算力枢纽,为AI与电商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政策激励方面,2025年,玉林市出台“人工智能+制造”项目申报政策,明确支持智能产品研发、垂直领域模型开发和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方向,其中多项内容直接惠及电商相关产业。政策支持重点包括面向重点产业的智能决策模型、供应链优化模型以及工业质检模型等,这些技术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电商产业链供应端优化。
  为激发区域创新活力,玉林市推出“十虎竞玉林”机制,推动7个县(市、区)和3个市直园区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等“六个提档升级”方面竞相发力,有效促进AI技术的均衡应用,形成多点开花的电商发展格局。

技术赋能:重构电商产业链价值环节
  玉林市在AI+农村电商领域围绕特色农产品上行、跨境贸易拓展及产业带数字化升级,打造“AI+全产业链赋能”创新模式,形成覆盖香料贸易、肉类加工、生鲜果蔬等多元品类标杆。
  福达香料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中香网”成为AI赋能香料产业带的典范。该平台依托AI、大数据、云原生等技术,构建香料全产业链大数据库,涵盖价格趋势、产新动态、海关数据等关键信息,为用户提供智能预测和供应链优化服务。自2024年6月上线以来,中香网已吸引5万注册用户。
  在肉类加工电商领域,作为玉林市级非遗的陆川猪扣肉,借助AI技术实现传统加工到电商爆品的转型,2025年春节日均销售1500碗。其核心创新点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构建“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链路数据闭环,数据接入溯源平台生成二维码;二是企业借AI工具分析数据预判市场,2025年春节推动销量同比增200%;三是AI预测模型优化供需匹配,基于历史销售数据与节日消费规律,AI预测模型可动态生成区域需求峰值、库存调配方案及定价建议。
  在生鲜果蔬电商领域,北流市以百香果产业为试点,借AI重构电商供应链,推动产品“从枝头到全球”,2025年获评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其智能电商体系核心有三方面:一是AI智能分拣仓储,建立京东智慧物流园及产地冷链仓,通过使用AI视觉分拣设备效率较人工提升8倍,损耗率大降;二是下沉式电商服务网络,将AI服务延伸至行政村,构建“打包—发货—售后”一站式服务体系;三是数字人才孵化体系,采用AI分层培训模式,通过AI直播模拟系统训练农户成为主播,实时提出话术、表情等优化建议。

跨境拓展:打造面向东盟的AI电商枢纽
  2024年9月,中国—东盟(玉林)低空经济产业园开园,剑指粤港澳低空枢纽和东盟出口基地。这一广西首个低空经济示范园的建设,与AI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无人机等智能运载工具在跨境物流中的应用。数据显示,玉林市无人机出口量暴增329%,智能物流设备成为跨境电商新增长点。
  在跨境电商服务领域,AI技术有效破解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玉林市开发的多语言智能翻译系统和文化适配算法,使东盟客商能够顺畅获取产品信息,提升购物体验。通过AI驱动的跨境电商平台,玉林组织服装、工艺品、特色农产品等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培育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本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潘文全